close
000  
屋瓦中生存的植物,能聽到歷史的聲音嗎...
 
 
 
 
 
當然不行啊,它又不是千年樹妖XDDD
 
會用憨憨繞這詞,是因為滅火器樂團的《頂樓天光》已在腦中唱數日!又被催眠了啦>< 雖然是個很有魅力的團,但我也不想在腦子裡一天到晚唱~憨憨繞)))憨憨繞)))憨憨繞)))的啊~
 
雖然說,這天的舉動真的很像在憨憨繞="=
 
自從在西邊上班之後,搭公車時偶爾都會經過一些"老房子",有的很破舊,有的不失優雅,還會讓你懷疑這是不是有列入古蹟啊......心裡就想著有天要來找找看看,就像當初在京都按圖索驥走訪一堆寺一樣,為什麼在台灣(的台北)不行呢?就把自己當成觀光客好了!說實在的,這些地方雖然常經過,但未曾為它停留過五分鐘啊!我們去了那麼遠的國家,看了別人的古蹟,而我們的呢?它們可都在觸眼所及之處啊。
 
正好某天天氣超好適合走跳,但不正好的是相機快壞了而我不知(所以拍出來的顏色有點不搭不七),不正好第二是雖為假日但這天北市所有古蹟都公休(所以只能先看看建築外觀囉),但也因此人超少,讓我愛怎拍就怎拍完全不用顧忌別人!(雖然我用的是送修前苟延殘喘的鏡頭><)
 
 
001  
因為大概只有半天時間,也不能走多遠,於是就選幾個地方當我第一次小旅行的點。
上圖是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星號是本次走跳的地方),原始網站可點圖進去瞧瞧,裡面挺多西門町的資訊,很實用。
 
艋舺西門之所以這麼多古蹟,當然是因為最早台北由此興起,很難以想像當時的西門就跟現在的東區一樣,不僅熱鬧,房價也最好吧,還是所謂"FASHION"的指標之處!想像東區的正咩型男,就是當時在此的時髦先生小姐,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但好像城市的發展很難避開衰落,這頭興了,那頭就弱了,你說要挽救嗎?就像第一名只有一個一樣,"主場"也只會有一個,只能為過去的主場找尋它最佳的定位,且善待它,就是對它最大的敬意與感恩。
 
 
002  
熱鬧的西門站出口安置了這兩尊,算是傳達了這是個觀光區域的概念吧^^
某次經過看到觀光客模仿動作來拍照,還挺可愛的啊~
 
 
003  
西本願寺,我也是後來才知道這是西本願寺。
原本只是搭公車常經過,心中充滿好奇,於是記下位置查出來。
 
 
004 006   
竹籬是側方,這時拍出的影像已不對勁@@
繞過輪番所到正面。
 
 
007  
西本願寺,1897年日本真宗本願寺派開教始購買,作為正式寺院預定地;1922年後陸續興建西本願寺御廟所、鐘樓、樹心會館、輪番所、本堂、參道等。西本願寺落成後,成為當時台灣最大的日式佛寺,與東本願寺、臨濟護國禪寺、曹洞宗東和禪寺等同為台北重要佛寺建築代表。
二次大戰後,歷經警備總司令部、大陸與中南部移民聚居、中華理教總會等用途。
1975遭大火燒毀,隱沒於四周漸起之都市違章建築群裡。
直到2005年台北市政府拆除違建及簡易綠化,並於2006年將樹心會館、鐘樓指定為市定古蹟;而輪番所、本堂臺座、御廟所臺基及參道則登錄為歷史建築;2012年完成廣場興建及文化資產修復工程。(資料來自看板說明)
 
主要建築:
輪番所 (1924年落成,為總住持人宿舍)
鐘樓 (1922年建立)
參道 (1934年完成)
本堂遺跡,台北市文獻委員會也於此。(本堂1931年落成)
御廟所遺跡 
樹心會館 (1923年落成,做為教育、弘法場所)
 
 
008 009   
輪番所,建築本體主要由磚造基礎、木造樑柱、「雨淋板」外牆及日式「和小屋」屋架系統所組成。修復前外牆損壞嚴重,僅屋瓦保存尚好,以外觀修復為原則,內部採再利用方式調整。(資料來自看板說明,以下不再放看板照)
 
 
010 011   
側面觀。
看到本日公休掛牌時,覺得自己挺蠢,還真會挑日啊~
 
 
013 012   
鐘樓,屋頂為「入母屋」式,有精美的「斗拱組」,大銅鐘於1901年先鑄造,二次大戰後遺失,目前懸掛者是參考同時期銅鐘樣式仿作而成。(資料來自看板說明)
 
 
014  
沒想到這居然不是原始銅鐘~ 不過,如果是原始的那個,這樣吊著遲早也會被偷走......
 
 
015  
由鐘樓看輪番所。
近百年的歷史在國外來說,可能不算啥;對我來說,也是去過關西之後,才逐漸對這些東西產生興趣。
我覺得要教育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從踏入媒體相關行業開始,就覺得我們的媒體素養應該要從小開始建立才不會像現在這樣容易被牽著走;開始跑步之後,發現以前那麼討厭體育根本是冤枉,運動、體能的教育應該多用點心;這時又覺得怎麼可以不去關心我們的歷史......真的是每件事都要從小開始耶,所以說百年樹人啊!大不易!教育這件事,已經不單純了,看看現代父母哪個能對升學、競爭力這樣的詞不為所動呢?......只能說感謝老天我不用煩惱這些哈哈
 
 
016 017   
參道,山門通往本堂之參拜道路,總寬4.55公尺,長約35公尺。修復時以殘跡保存,部分損毀處以相似石材回鋪。(資料來自看板說明)
 
 
018  
本堂臺座。當年設計考量蟻害,因此臺座採鋼筋混凝土造,上方大殿為木造。1975火災,僅存一層樓高的臺座、階梯、部分欄杆及扶手等。原臺基內部以僧眾使用為主,圖書室、會議室、事務室、娛樂室及倉庫等。本堂修復只是回復既有臺座,考量再利用需求及安全,結構系統以型鋼為主,並以原柱位方式意象保存。(資料來自看板說明)
 
 
019  
臺座上的叮嚀。(究竟誰敢在古蹟上奔跑啊?! → → → 我是怕塌下來XD)
 
 
020  
由本堂臺座看御廟所遺跡處。
 
 
021 022 023    
御廟所臺基。御廟所多設於本堂左右,是日本佛院建築特色之一。原貌為木構造建築,1975年與本堂同遭回祿,登錄為歷史建築時僅存磚造臺基,以殘跡方式保存。(回祿是火災,幹嘛這麼文言呢@@)(資料來自看板說明)
 
 
024 025   
樹心會館,整體配置為T字型,為「和、洋混風」建築。入口「唐門」是和風;磚結構及木屋架則為西洋風格。修復方式採原貌復原。(資料來自看板說明)
 
 
026 027   
樹心會館其面面觀。(也才兩面==)
 
 
028  
靠中華南路的樹心會館。
 
 
029  
樹心會館與御廟所遺跡之間的小坡,上面擺著這幾顆石椅,不知是啥功用?造景?
 
 
光是西本願寺就囉哩叭唆一堆(大嬸通病@@),
還有兩個地方本來想一起寫的說,只好放下篇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